今天是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文章内容

家谱编修实务【之九】——排版和制作

时间:1/29/2013 3:30:00 PM 点击:132

作者: 来源:
  •       宗谱是很严肃、规范的纸质载体,目前续修新谱均采用宣纸印刷和竖式排版装订法。在这一形式上,基本与古谱无太大差别,较好地保留了古谱的传统格局和庄重、质朴、典雅的谱碟外观印象。这对谱牒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谱牒印前设计过程中问题较多,严重影响了新谱质量和降低了新谱的文化内涵,甚为可惜。由于工作关系,笔者鉴赏过周边地区不少续修的新谱,认为在印前设计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需引起各续修新谱宗族的充分关注和重视,这对提高本宗族新谱质量有百利而无一弊。       一、谱籍尺寸的确定
           宗谱既为严肃、规范的宗族历史典籍,因此在其尺寸的确定上应遵循严肃、庄重的原则,把握好书高和书宽的最佳比例,即所谓的“黄金分割线”,达到最为适宜、舒服的视觉效果,而目前有一部分宗谱在书高和书宽的比例上、随意性较大,造成两种情况,一是书宽尺寸过窄,印制成长条形,二是书宽太阔,近似于正方形,这两种情形只适宜于休闲读物,其随意无妨,但对宗谱来说是不严肃、不庄重的外观表现。
           二、谱牒牌记的印刷
    古籍古谱一般在封面以下第一页(即扉页)正面印书名,反面印牌记。牌记内容为本书的出书地点,印刷单位,印制时间等。看过牌记即对本书除内容以外的情况一目了然,有利于以后对该版本的鉴别,并有利于该书收藏传世的登记。但在现有续修新谱中大部分没有扉页牌记的印刷安排。甚至全谱中找不到该谱的成谱日期,只能从“序文”的落款日期来推算,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三、版口、版心的设计和运用
           版口、版心、鱼尾、四周单边、双边等是古籍印前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籍的主要特征之一。一般古籍印制单位对此设计较为规范和统一,但也有为数不多的现有续修新谱在这方面设计得似像非像,有的甚至图省事而不印制版口或版心,造成内容查找的困难和排列的混乱,有的版面页码和内文页码不一致,张冠李戴,错码乱页,很不严肃。
           四 、字体的应用和排版
           一部宗谱一般要运用到四到五种字体和六种左右字号,用于区别、分隔从谱名到内容、谱序到谱文、标题到落款等,从而达到大小有别、前后有隔、虚实有分、起止有序的要求,使人观之有赏心悦目的整体效果。但现有大部分续修宗谱在这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一是字体的运用:主要表现在谱序文字的应用上。谱序是谱之精髓和灵魂,最好采用毛笔手写行楷、行草。正楷字体,通过影印版的形式印刷,如没有这方面条件而采用电脑字库,则用大标宋、正楷、隶书为标题,以仿宋、行楷、行草、正楷为序文较妥。而目前有的谱序通篇用魏碑、新魏、隶体作为全文字体,有的甚至使用大黑体为序文全文的字体,黑压压、沉甸甸的一大片,蛮重压抑之感顿负双肩,完全失去使用宣纸的意义,失去了谱牒古籍的传统文化内涵。
           二是排版的不规范。出现天齐地不整,标点在额首,字距不统一,疏密无定律的凌乱幅面,有的甚至出现半句话后,下半行空格另起行和中间开天窗的严重失误,三是在字号大小的安排上,出现字体的题小文大,承小继大、上款小下款大的无序无规现象。

  •                             

    TOPS

    • 热点文章
    • 捐款名单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