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文章内容

湖南地名的由来

时间:1/22/2013 12:59:00 PM 点击:296

作者: 来源:
  •  

       湖南省地名的命名,或源于地理地形,或源于历史人物和事件,或源于美好愿望,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体现了不同的时代特征。市县名称的命名与变更,常常受到各个时代人为因素的影响和控制。从名称的来历、含义和演变看,都是名之有因。或记其物,或志其位,或描其形,或寄其意,或由生产,或因生活,或用方言等。无不与湖南各地的地理、历史、政治、军事、经济、交通等密切相关。
      湖南省目前有13地级市、16县级市、65县、7自治县,抛开行政级别共101个市县,除开市县同名的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邵阳、岳阳六市县,还有95个市县地名。搜集相关资料,对这些市县名称来个逐一探原。由于资料来源有限,部分可能有争议,敬请指正。
      
    长沙:“长沙”得名说法很多,目前比较通行的是古三苗语译音之说,意思是“祭祀的地方”,其他“长沙星”之说、“沙洲”说、“万里沙祠”说等都被考证推翻。
      望城:1951年设县时以县城“望城坡”命名。望城坡,顾名思义,可以望见长沙城的坡地。
      浏阳:以县治在浏水之北得名,而这条浏水,后世也转名为浏阳河了。
      宁乡:唐贞观元年(627年)以“乡土安宁”之意置宁乡县。
      株洲:原名“槠洲”,以湘江中多种植槠树的沙洲命名。
      醴陵:东汉初置县,隋废,唐初复置,《名胜志》称:“县北有陵(姜岭),陵下有井,涌泉如醴(甜酒),因以名县”
      攸县:原名“攸水县”,县境有攸水得名,唐改攸县。
      茶陵:古代炎陵县(酃县)是茶陵县的一部分,有炎帝葬于茶乡之尾传说,因而得名。
      炎陵:1994年酃县改名,以境内炎帝陵得名,
      湘潭:以昭山下湘江中传说中的深潭——昭潭得名。
      湘乡:公元前3年,西汉哀帝将涟水流域赐长沙王之子刘昌,封湘乡侯,“湘乡”开始作为侯国地名问世。东汉建武初年,始置湘乡县。
      韶山:以境内韶峰得名。

    岳阳:以县治位于天岳山(幕阜山)之南得名,当年设置的岳阳县在今天汨罗市、平江县一带,而今天岳阳市区一带为巴陵县,后世地名发生转移。
      华容:古华容县县治在今天湖北省监利县境内,是春秋时的容邑,以“华丽的容城”得名,后世复设华容县,只有南半部了。
      湘阴:南朝宋元徽二年(474年)析罗、益阳、湘西三县地置县于湘水之阴,故名湘阴。
      平江:原以境内昌江命名昌江县,五代时为避皇帝名讳改名为“平江县”。
      汨罗:1966年析湘阴县置县,以境内汨罗江命名。
      临湘:北宋淳化五年(994年)置王朝县,至道二年(996年)以“濒临湘地”改名临湘县。

    衡阳:以位于衡山之南得名。
      衡南:同“衡阳”。
      衡山:以境内有南岳衡山得名。
      衡东:1966年分拆衡山县东部置县,也可以理解为位于衡山以东。
      祁东:1952年分拆祁阳县东部置县。
      常宁:唐天宝元年(742年)以“常年安宁”之意改名常宁县至今。
      耒阳:以县治位于耒水之北得名。
      邵阳:以县治位于邵水之北得名。“邵”字本为“昭”,因晋代避司马昭讳改为“邵”。
      邵东:1952年分拆邵阳县东部置县。
      新邵:1952年析置新化、邵阳二县部分地区设县,以二县首字命名。
      武冈:以境内有武冈山命名。
      隆回:1947年析邵阳、武冈、新化三县置县,隆回,寓名龙回。相传古时有一苍龙携八小龙自境内九龙山麓起程,往东海腾飞,中途回望,昔日盘地,云蒸霞蔚,灵秀钟聚,顿生恋故之情,于是折首回归,安营九龙。从此,润物造化,衍肓众生。
      洞口:1952年自武冈县析置,距县城4公里处有2个大石洞,320国道由此穿过,洞上奇石林立,洞右悬崖陡壁,有一深水潭,名曰洞口塘,县因此而定名
      城步:以原县治“城步寨”命名。
      新宁: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平定当地“蛮夷”以“新近安宁”之意置新宁县
      绥宁: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始建莳竹县,遭土著强烈反对,朝廷数次派兵镇压以后,崇宁二年(1103)寓“绥之以宁”之意而更名绥宁县,沿用至今。

    常德: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取《诗经·常武》小序“有常德以立武事”之义置常德军而得名。
      安乡:明隆庆《岳州府志》载,县境“左挹洞庭,右接兰澧”,取“洞庭兰澧诸水各安其流”之义名县。
      汉寿:东汉阳嘉三年(134年)改索县为汉寿县,取“汉朝万寿无疆”之意,三国时被改为“吴寿县”,后多有更改,1912年民国建立后以“驱除靼虏,汉室复兴”之意复名汉寿至今。
      澧县:以澧水流经命名。
      临澧:以滨临澧水命名。
      桃源:以境内名胜桃花源得名。
      石门:因县城外有两岩壁立如门,故名。而且这岩壁的方位还有三种说法。
      津市:因正值澧水9条干支流汇合处,优越的水源条件,过往舟筏商旅傍津设市,津市由此得名。
      益阳:秦代资江下游称益水,以县治在益水之北得名。
      南县:清代咸丰二

    总页数:2 第一页 上一页[1] [2] 下一页 末页
  •                             

    TOPS

    • 热点文章
    • 捐款名单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