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文章内容

黄氏源流初探

时间:4/29/2012 4:27:00 PM 点击:521

作者: 来源:
  • 烂文化,而作为中华民族成员之一的黄姓氏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下,创造了自己氏族所特有的宗族文化。
      1、 以孝为先的家族传统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塑造出了“百行之首,以孝为先”的民族传统,特别是儒家学派的大基祖、开我国教育先河的大教育家孔子更有“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的至理名言。所以,孝道是为人处世的准则,是黄氏宗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文化最讲孝道,所以,历代皇朝的正史都设有“忠孝烈传”、“孝子传”等课目,对孝子大加表彰,对孝道极力弘扬。特别还将历代行孝之典型事例列为“二十四孝”,以供世人作为学习的楷模。在二十四孝中就有黄氏子民的两例,黄香和黄庭坚。
    二十四孝之首的黄香,就有“黄香扇枕”的孝行遍示天下。流行近千年的中国启蒙教育课本《三字经》,也记录了他的事迹,有“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之语。相传:黄香自幼就知道孝敬父母,当他九岁时,慈母便去世。他伤心欲绝。终日哀啼哭泣,以至身心憔悴、凄楚感人。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极尽孝心。每当夏日炎热之时,则为父亲扇帷帐,使枕席清凉、蚊虫远避,好让父亲安寝;而到严寒的冬天,又以身为父亲温暖裘稠枕席,好让父亲睡得暖热。他孝敬父母的动人事迹,后来传闻遐尔。当时的太守听说此事后,对黄香大加称赞,并召他为门下孝子。后来,他更加发奋读书,为父母争光,终于官拜左丞、尚书令等显赫职位,使家门荣耀无比,并被誉为“江夏黄香,忠孝两泉,天下无双”。
    二十四孝之一的宋代黄庭坚,他的行为更让黄氏宗族的孝行发扬至善。史称他天性笃孝,母病逾年,始终坚持昼夜探视,虽官至太史,仍坚持每日亲手为患病的母亲洗涤便溺器物,从无间断。母亲过世后,他有结庐墓上,为母守孝。因哀痛过度,以至大病一场。他当时是显赫一时的大文人和官吏,与苏东坡齐名,却能有如此深笃孝心,被人极为珍视。所以,后人尊他为中国传统孝道的代表,列为“二十四孝”之内。
    还有晋朝广东东莞的大孝子黄舒,受到官府旌表赞扬,并为其建立“黄孝子特祠”。传说他家境贫寒,靠自己出卖劳力来侍奉双亲,想方设法来满足父母的最后愿望。他父母去世后,又起庐于墓側,长期护守坟墓,虽深野无人,猛兽出没,也安然处之无异。这被当时看作是至孝的表现。另外,黄氏宗族孝子孝行之事例层出不穷,《新唐书—孝友烈传》有记载的:资阳人黄昇、贵溪人黄舟、邵武人黄桓、泉州人黄嘉猷、歙县人黄芮等。还有元代建昌大孝子黄恒觉,幼失慈母,长大后到处寻母。渡江涉淮,行乞往返,历尽艰辛,经过三十八年,最终如愿以偿。此事得到朝庭赏赐表彰。明代住居六安州的黄用贤,幼孤,事母极孝。慈母丧,他设庐守护在母墓旁。坟墓附近有猛虎拖走其母遗体,他立即上前与虎搏斗,制服老虎,夺回母体。其情至孝,成为千古赞谈。黄氏子孙恪守孝道的事迹,见于史传、方志、家谱等文献资料的数不胜数,被世人广为赞颂。正因为将“恪守孝道”列为家族的传统,代代相传,并以此教育、培养子孙后代,才会有黄氏子民大量的孝行事例。
      2、开拓、务实的家族精神
    黄姓繁衍的历史也是拚搏、务实、开拓、进取的发展史。从古老的黄人,由燕山地区走出,迁徙到山东半岛,位列九夷之一,到后来氏族繁衍壮大、氏族图腾由黄鹂鸟改为金凤凰,靠的就是那种开拓进取精神。随后,黄夷氏族入迁中原大地,开始以农耕为主的新生活,并建立起善于制作玉器的黄国,同样靠的是不畏艰险、开拓进取的精神。再后来,黄国被灭,子民分散四方,在被动的逃亡过程中,积极开拓进取,努力适应新环境,顽强地生存下来,并形成新的集聚地,如江夏、金华、邵武等;同时,黄氏子民靠着这种家族精神,不断发展壮大,涌现了许多新的名门望族。所有这些,都是黄氏家族不畏艰险、不甘落没、顽强拼搏、开拓进取的结果。这种家族精神包含很多方面,主要有:远大的目标、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志在四方、不恋故土、积极向外拓展;顽强的适应能力,适应、征服、改造新环境,创造新生活;艰苦奋斗、不畏艰险、生命不息、劳作不止;人定胜天的思想,有着强烈的自信心。
      3、认祖归宗的血脉亲情
    在黄姓的发展史上,不断出现不满现状、向外开拓进取的感人之举。正因为此,黄氏子民在繁衍壮大的过程中,有着那种强烈的认祖归宗的血脉亲情和思想意识。这种思想意识也是古老的中华民族所共有的。
    目前,在黄姓子民中,广泛流传着的“认宗诗”,宛若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构成了其他姓氏难以伦比的宗族文化。这首诗,就是黄氏子民所独有的宗亲“身份证”,也是黄氏家族文化的特色。凡黄氏子民,无论身居何处,只要能颂出“认宗诗”,便会被视为同宗兄弟,得到本族姓的互相关照。这首特有的“认宗诗”分为内、外八句。他的来源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江苏徐州的黄峭,有的说是福建邵武的黄峭。两种说法除了写诗人的姓名和儿子数目相同外,两者的时间、地点和产生的背景各不相同。
      第一种说法:
      江苏徐州的黄峭,字峭山,又名十郎。生于东晋元帝大兴4年(公元321年),卒于晋安帝元兴3年(公元404年),享年84岁。娶上官、吴、郑氏三妻,各生七子。东晋孝武帝时任徐州刺史。到公元398年,因孙恩叛乱,峭公不敢离任,便召集21子,嘱咐他们各走四方避难。临别做诗八句:
    骏马登程往异乡,       须知随处立纲常;
    尔居外境犹吾境,       身在他乡即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       晨昏须荐祖宗香;
    愿教天地垂庥庆,       三七男儿总炽昌。
    三位夫人临别也作诗八句:
    十郎肖老有三妻,       官吴郑娘七子齐;
    创业兴家离祖地,       回来报命省亲帏;
    吾今八九难周会,       家叶分枝为尔题;
    若有富贵与贫贱,       相逢须念共根蒂。
      第二种说法:
      福建邵武的黄峭,字峭山,又名岳,字实登,号十郎。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卒于后
  •                             

    TOPS

    • 热点文章
    • 捐款名单
     
    回顶部